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强化急救技能,宁波市急诊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开展宁波市急诊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技能摸底与考核活动,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积极响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于12月4—5日开展以“高质量心肺复苏”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急诊科20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此次练兵。
心肺复苏是每位医务人员均需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可以显著增加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虽然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务人员经常要做的常规操作,他们已是地地道道的“熟练工”,但科室所有人依然认真对待此次练兵,以一贯严谨、务实的态度进行培训及考核,对于后台记录的操作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2天的火热练兵,均顺利通过考核。
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
1.按压频率和深度:每分钟按压100至120次。成人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儿童与婴儿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通常分别是为5与4厘米。
2.按压回弹:每次按压后需要完全释放,使胸廓恢复到原位,不要倚靠在患者胸部上。
3.最小化中断: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按压中断不应超过10秒。尽量在除颤器充电时进行按压,以减少无按压时间。
4.避免过度通气:在未建立高级气道前,以30:2的模式进行人工呼吸,建立高级气道后改为6秒一次的人工通气。同时要关注,辅助通气时观察胸廓且只要恰好达到胸廓起伏即可。
5.高效团队合作:通过明确分工和清晰指令来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定期轮换按压人员,每2分钟或早于疲劳出现时更换。
遵循这些标准能够显著提升心肺复苏的效果,有助于抢救更多心脏骤停患者。注意每一个细节,从按压频率、深度到最小化中断都是成功心肺复苏的重要因素。